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

《道見》第13回,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談《常清靜經》

 不負聖囑,繼三個月修習《道德經》之後,靖舒也於六個月完成《常清靜經》修習,後者沒有前者那些傳抄錯誤的問題,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學,我對道祖訂下的學習日程一開始有些困惑,但進行到一半,忍不住嘆乎!真知灼見啊!


首先,讀《常清靜經》之前,先讀《道德經》,果然是最佳安排啊!至少不會剛踏入門就被如此宏觀給弄得迷失方向或囫圇難嚥。再者,《常清靜經》這391個字甚或可以視為《道德經》那81章的濃縮精華,若是《道德經》看不懂,《常清靜經》更別想讀懂了。


雖然有些人覺得讀《常清靜經》比《道德經》來得舒服,不過這個「舒服」只是來自於文字與排列所帶來的表面清靜,想要獲得真正的「常清靜」,還是得在懂之後,並內化於識海之中。



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原文


老君曰: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。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吾不知其名。強名曰道。


夫道者,有清有濁,有動有靜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。男清女濁,男動女靜。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。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


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,人心好靜而欲牽之。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滅。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、欲未遣也。


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;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;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。三者既悟,惟見於空。


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。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。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。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。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。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。


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。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。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


老君曰: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。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


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。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。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。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。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



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說明


《道德經》是道祖化身為思想家老子口傳紀錄而成,而《常清靜經》是一炁化三清之太上老君所傳,來自同一脈源。


「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。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吾不知其名。強名曰道。」


大道沒有固定的形體,才可包容一切有稜有角,於無形生有形(之物),由此衍生出廣大看似沒有邊際的天地。大道沒有私心偏好,才可雨露均霑,於無情生有情(之事),由此日月才得以規律運行,沒有干涉與阻礙。大道沒有分別,才能達到眾生平等,沒有休止,沒有倦怠,長久照拂萬物。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什麼,就給它一個厲害的名字,叫做「道」。


「夫道者,有清有濁,有動有靜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。男清女濁,男動女靜。」


清是單純,濁是複雜,動是積極,靜是沉穩,修道應該要審時度勢,清、濁、動、靜,不可偏倚。天清之時,地便濁,天動之時,地便靜。男清之時,女便濁,男動之時,女便靜。


「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。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」


降本是指分離根源,流末則是捨棄非根源。必須分離根源,並捨棄非根源,才能平等的讓眾生都能有出生的機會,無論現在有多複雜,最早也是來自單純,即便現在可以很沉穩,卻還是從積極開始發展,濁來自於清,先動而後靜,只要能保持單純沉穩,也就是清和靜,天地之間一切動盪與亂象自然會全部回到本位。


「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,人心好靜而欲牽之。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滅。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、欲未遣也。」


構成識海的是人神與人心,識海要能堅強穩定,人神和人心的狀態很重要,人神指注意力,需要單純,卻有各種雜念去攪亂,人心指情緒,需要沉穩,卻有各種渴求去拉扯。要持續不斷的消除渴求,心才會穩定,雜念都沉澱了,注意力自然就能專一。


人之六欲是與生俱來的生理需求,來自生、死、耳、目、口、鼻,六欲會衍生妄、嗔、痴這三毒,皆是面對六欲而生的情感,只要達到上述幾項,就會不產生六欲,讓三毒徹底沒有。還不能達到的人,是雜念還沒有沉澱清澈、渴求還沒有排解消除。


「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;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;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。三者既悟,惟見於空。」


一切都能排除的人,往內觀其心,心沒有雜念;往外觀其形,形不囿外相;往遠觀其物,物再無累聚。無論內觀、外觀、遠觀,沒有雜念、不囿外相、再無累聚,自然就會得悟,一切能夠顯現出來,都是在廣闊沒有填滿的情況下。


「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。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。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。」


所空是不執著,眼所及廣闊沒有填滿,內心也會如此而不執著。無無是一切都沒有,不執著就沒有什麼,一切都沒有也沒有分別。一切都沒有既然就無分別了,便能清澈安靜,保持自我。湛然是清澈安靜,常寂是保持自我。


「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。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。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。」


所寂指得是自我,在靜之中沒有我,欲念怎麼會出現?欲不會出現,就是真的靜。便能自然面對外在的一切,自然接受原本就有的一切。一切都是自然,連靜也是自然,自然得以一直清靜啊!


「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。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。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」


真道與聖道是一樣的,都指真正的大道。既然能如前所述的清靜,就能慢慢的入道。已經入了道,就稱得上是得道。說是得道,其實什麼都沒有。得道不是真得了什麼,主要是能夠渡化眾生。能夠明白瞭解這些的人,就能把道教授給別人。


「老君曰: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。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」


「上士無爭」取自道德經六十八「善為士者不武」,處於上位的人不會用蠻力奪取,只有下位者才會如此。「上德不德」同道德經三十八第一句,另外道德經也提到「上德,無為而無以為」及「下德,為之而有以為」,故而大德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,只有小德才會念念不忘。執著行事的人,所為不能稱為道德。


「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。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。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。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。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」


眾生沒有得到真道,是因為心混亂了且有非分之想,這便是有妄心。已有了妄心,內在就會感到恐懼,這便是驚其神。已驚其神,俗世的一切就會突顯出來,這便是著萬物。已著萬物,由此便產生過度的慾望,這便是生貪求。已生貪求,就是煩惱了。會為了非分之想而煩惱,會為了身心不安而憂苦,就會被複雜侵蝕,無論生死都無法穩定,只能一直陷在苦海之中,失去正確的方向。


「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」


正確且長久不變的規則,並非找不到,明白的人就會知道一切,知道一切的人,必然能保持清靜。



開示語錄649:「未經其害,難知其苦,飽食見飢者莫言二三。無修其法,豈得其妙,乞食見賢者效仿五六。


開示語錄696:「口誦真言,心之嚮,手寫仿經,行之善,積其功而廣佈其德,填其數而迴向其缺,必無嫌少亦莫煩多。


開示語錄705:「誦經者無解其義,不得其悟,莫通其境,焉能廣傳其善!盡仿字句而熟稔,僅達修德之初始。


從賢者留下的經典,至少可以讓我們有個學習的方向。


不過,從《道德經》到《常清靜經》會發現即便是已經流傳久遠的經典,還是不離許多先學給予各種見解,如果以為印成了書就是對的,那真是盡信書不如無書。


開示語錄1027:「經集成冊易相傳,既為人造久為典,時遷物換猶抱舊,必多難解生迷妄。


同理,分享知識(寫書、印書、說書)的人,不可一知半解,自己走歪了,還把別人也帶歪了。


開示語錄902:「閱覽群書為求知,若遇難解尋典證,莫可囫圇知半解,以陋教人即傳訛,此謬成罪亦將罰。



相關閱讀

關於清靜經的修習
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10/blog-post_12.html
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10/blog-post_77.html

關於道德經的修習
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2/03/blog-post.html
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2/05/blog-post_15.html

《道德經》總覽,共八十一章
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01/blog-post_973.html


發表于歲次甲辰年農曆二月初九

靖舒小記于甲辰年九月廿六日

  接著,來到一處美麗的山林,春意盎然,花草隨風輕輕搖擺,讓人心曠神怡,沒想到眨眼之間已然蕭瑟,滿目瘡痍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,這是被洪水土石覆滅的地方,最初看到的那一切只是幻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