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一得一知三,
猜疑左告應慎,
多為不合其實,
由此生鬼生懼,
莫如未問未得,
而無二知十知。
卜釋:心中有一個困惑,向神明請示,神明透過卜卦(例如擲筊、抽籤或起卦),給了一個簡單而明確的答案,比如一個肯定的卦象,或是一張籤詩。得到這個答案後,並沒有就此滿足,開始過度解讀。接著發現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時,內心開始產生懷疑和猜測,不知道哪個解釋才是最準確的,於是又去問別人,或是尋找更多資料。這時,心中充滿了「這解釋對不對?」「那個說法又是什麼意思?」的疑問。
那些多出來的猜測和想像,多半是根據自己的恐懼和焦慮而產生的,可能將卦象往最壞的方向解讀,或是將籤詩的警語無限放大,但這些解讀可能根本與神明的本意不符。將自己的不安投射到卦象上,並相信了那些不實的解讀時,就會開始自己嚇自己,心中產生各種不好的預感,隨之而來的就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。
到了這個地步,可能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去卜卦,因為如果不卜卦,心中雖然對未來未知,但也不會因為過度解讀而產生這麼多的恐懼。如果當初能保持一顆單純的心,得到一個簡單的答案就足夠,不要去追求那些沒有意義的過度解讀,就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安的泥沼。
求神問卜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,而是學會與自己的內心對話。過度解讀一個簡單的指示,並讓自己的恐懼來引導這些解讀時,其所產生的焦慮與不安,遠比「未知」本身還要可怕。
文釋:提出一個問題並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時,這個答案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、未經證實的猜測和聯想。因為一個答案引發了多餘的聯想,這些聯想又會產生更多的懷疑和猜測,這個過程應該謹慎對待,因為這些猜疑往往是沒有事實根據的。這些因為猜疑而產生的聯想和推測,大多數情況下都與事實不符。當心中充滿了沒有根據的猜測,並且這些猜測又與事實不符時,便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、擔憂和焦慮。
既然過度的求知與猜疑會產生這麼多的負面情緒,那還不如回到最初的狀態。不要去問那些會引發多餘聯想的問題,也不要追求那些不確定的答案。承認自己的無知,反而能讓心靈保持平靜。在追求知識和真相的過程中,要保持理性和謹慎。過度的猜疑和聯想,只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,並在心中產生不必要的恐懼。最好的方式是面對未知時,保持謙虛,不要過度揣測,這樣才能避免無謂的煩惱。
發表于歲次乙巳年農曆七月十七日
《問卜》總覽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5/03/blog-post.html
示現我聞
FB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prehend2020/
IG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omprehend_202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