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

《道見》第38回,執守

 「善惡到頭終有報,我執成獄莫能逃。


前兩回,應該讓許多人明白了「我執」之何苦與何來,但...再如何堅定的我執,能耐得過地獄之酷嗎?能敵得過魂飛魄散嗎?


釋結解怨將流水,再無罣礙消恨火,罪不可赦入冥土,莫煩惡貫攀良木,我執豈耐化成金,五刑之酷難逃罪。」(開示語錄130)


執守外相者,「佝僂之軀琉璃身,皮相終將成棄屣,舍利亦難萬年存,何須癡守執迷苦。」(開示語錄277)


執守情念者,「人存意識為判,六欲七情所囿,應修及人之道,身死魂識為導,多為執念難解,應修忘己之道。」(開示語錄1225)


執守所欲者,「蒙昧如遭土埋,盡由他人所掩,奮力或可起身,盡由我執所困,絕命亦難脫身。」(開示語錄1198)


生死鴻溝,其界難逾,外相雖逝,財祿無攜,非真如洗,功過傍身,魂識尚明,執念成枷。」(開示語錄553)


眼耳鼻口各感知,所獲得者,是真,亦是假。


當忘乎所以,黑白、冷熱、悲喜……皆無所感,一切都在,只是你不在意了。


隨意能捨之,皆為虛妄,時而糾結,不願放下,便成我執。


唯有本心,超脫六道,不受驅使,便能行菩薩道。


本心,能信成真,言實有力,是為道心。」(開示語錄25)


於開示語錄15,聖母從「無」字談了「我」是否存在,有一些人堅持要修「無我」的境界,但「修行不是讓你把存在的事物,假裝沒有,這是造謊。而是要把我執拿掉,自身非外相,故非倚能識。


既有所喜,必有所厭,既有所合,必有所剋,期能無憂,須能無思,期能無卻,須能無欲,求己不逮,是為貪念,求己不落,是為執念,如此之顯,避若未知,難得其悟,終是枉然,渾噩一生,唏噓以度,此壽未盡,奢盼來世。」(開示語錄1333)


冬去春來,應時也,親適遠害,保身也,壽盡身滅,如常也,循其法則皆為天命,為惡向善,一念也,從武行商,己任也,入魔成佛,無逼也,皆我所擇非由天命,天命難違我執可捨。」(開示語錄1344)


相關閱讀【五刑篇(連結)】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0/08/0130.html


相關閱讀【開示語錄15】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0/04/0015.html


發表于歲次甲辰年農曆八月廿一日

《道見》總覽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12/blog-post_30.html


示現我聞
FB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prehend2020/
IG https://reurl.cc/8npXqj



《問卜》第22卦,順天聖母開示語錄1063

以恕寬惡,以誠破謊, 以靜制動,以逸待勞, 視其緩之,聞其惰之, 實不隨也,若不變也。 順天聖母開示語錄1063 卜釋:面臨困難與挑戰時,切忌急躁,應以柔順、包容之心為根本,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定力。在等待的過程中,要仔細辨識對方的弱點。一旦時機成熟,再以不變應萬變的堅定信念,採取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