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4日 星期日

《道見》第32回,認師

想要學習木工,便知應向木匠學習,想要學習廚藝,便知應向廚師學習,雖有驚世天才者,卻為極少數,既難有無師自通,擇師、認師便是入門的頭一事。


王者之育,千萬中僅一人,何有師,依時化之。賢者之育,慎而擇其所能,習為師,依勤化之。善者之育,務必修己為先,仿能師,依德化之。」(開示語錄122)


當然,良師大多不會自己跑來,或許無形師會先給點提示,還得讓我們自己去尋。


習廚之事,需近火,習漁之事,需近水,習獵之事,需近木,習農之事,需近土,習神之事,需近廟,無有人不動,廟動,師不來就徒,徒往。」(開示語錄528)


何去尋道能師?吐納聚合是道,眼見萬物是道,此身內外是道。」(開示語錄674)


能為師者,並非都是人,也許是一本書,也許是一棵參天巨木,總歸是術業有專攻。


賢為我師,能思齊。親為我師,能不卑。物為我師,能懷謙。惡為我師,能借鏡。」(開示語錄291)


春蠶知芳盡,夏虻知袖涼,秋蟻知糧藏,冬蜤知覺曉。智者不拘幼,賢者不拘殘,萬物皆我師,禮謙無分別。」(開示語錄273)


既學神事,便該跟神學,雖知如此,卻多以人師,以訛傳訛,半吊子傳給半吊子,最後連半吊子都稱不上了,何來專業。


見而未見,聞而未聞,十知一二,無進其三,再有七八,以為誤謬,己所不足,反謫他學,莫失良契,萬悔難返,莫待時晚,師傳已至,汝之未見,非彼未見,汝之未聞,非彼未聞,道不分齡,悟者先得。」(開示語錄653)


知為好,知可無迷,不知好,不知可學,既有我得他所未得,來求教,謙而授之,若是他得我所未得,往求教,勤而習之,先知者有賢可為師。」(開示語錄910)


先學者非能先知,還倚老賣老,擋著別人學習之路,這過必是不輕,更可惜是斷了自己的學習之路啊!


再者,人的壽命有限,跟人學「無限」,如何能得。


緣,隨人師,可一世也,待其百年,歸於塵。修,與神師,可十世也,待其千年,合於脈。德,同眾師,可千世也,待其萬年,泯然於道。」(開示語錄871)


前有分歧,不知其向,多循我師,未從我心,擇非所願,難安所往。」(開示語錄815)


追隨雞鳴狗盜之類,不能明白者,終是雞鳴狗盜之徒。想要學到什麼,就必須和正確的目標學習。


習道,以師為尊,修道,以法為尊,證道,以仁為尊,仁即我相、即眾生相,明則無怳、無執、無貪壽,一切自性、自在、自如來。」(開示語錄251)


師者之教以賢,經綸相授繁化簡。長者之教以智,畢生薪傳虛化實。親者之教以慈,圭臬面提剛化柔。」(開示語錄290)


若是自己不想學,任人苦口婆心,只是對牛彈琴,何況沒有誰該為誰長不長進而負責,包括神明。


(之前已經有提過,就算是神明,也不能隨意干涉各人所造因果。)


未至膏肓,多以無病,既難挽回,仍以無錯,高賢莫能救不治之人,善師莫能教不習之人,欲修,其始皆由己心。」(開示語錄675)


《道德經》第廿七章襲明提到:「故善人者,不善人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;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。」


擅長的人是不擅之人的榜樣;不擅長的人能突顯擅長者的能力。若不擅長的人沒有珍惜這個榜樣,也沒有發揮作用;即使有再大的才智,其實也是大大的迷惑,這道理重要深奧。


發表于歲次甲辰年農曆七月初二

《道見》總覽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12/blog-post_30.html


示現我聞
FB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prehend2020/
IG https://reurl.cc/8npXqj



靖舒小記于甲辰年九月廿六日

  接著,來到一處美麗的山林,春意盎然,花草隨風輕輕搖擺,讓人心曠神怡,沒想到眨眼之間已然蕭瑟,滿目瘡痍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,這是被洪水土石覆滅的地方,最初看到的那一切只是幻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