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《道見》第11回,靈識與輪迴

 開示文提到靈識的篇幅不少,其中第一篇是開示語錄44:「靈識如眼、如耳、如鼻、如口、如觸,五感相統,無所遁形,能觀千里物,可知三界事,專心致志以全之。


聖母當時跟我說:「能看到,但非眼所及;能聽到,但非耳所聽;能聞到,但非鼻所嗅;能感覺到,但非親身碰觸;能溝通,但非開口言語,此為靈識也。


只要「靜其觀,沉其息,定其身,漸以靈識探求,遠近無礙。」(開示語錄529)


意識覺兮,轉瞬或忘。魂識覺兮,輪轉嗟忘。靈識覺兮,身毀毋忘。」(開示語錄444)


意識久懵,魂識久散,不適修道之器。靈識為謀,識體為載,既已千秋莫遺。」(開示語錄530)


識體有本不能或忘,轉陽通陰達天聽,生生滅滅,增增損損,安以匡之。」(開示語錄63)


「意識」、「魂識」、「靈識」之中,只有靈識不會忘記,所有的記憶都會放在識體,就像一塊不會毀損的晶片一樣,並且把一個人所有的善行惡念都記錄下來,就算身形俱滅也不會消失。


立於碑,刻於簡,染於帛,織於絹,畫於紙,謄於本,字句留存皆不若,印於識海,入於心。」(開示語錄187)


所悟深銘靈識海,未因身死而消散,輪迴再來先修覺,接續解迷至無惑。」(開示語錄485)


識體跟著各自的靈識,不會被竄改,算是最可靠的憑證了,而靈識存於識海,被層層屏障既限制也保護著。


人皆有所懼,多其不識者,未曾聞,未曾習,未曾現真形,或得害,或得謠,或得差別心,若欲無所懼,便須修能識,於內日勤學,於外多思辨。」(開示語錄513)


死非所終,魂魄飄緲猶存矣,拋卻塵袱再持修。覺非所始,靈識重啟顯智矣,勿滿故習再證道。」(開示語錄299)


所以有些人看到某些具象之時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,你的意識不認得,你的魂識不知道,但你的靈識很清楚,知道曾經在何時、何地相遇過,只有靈識具備「能識」,我們修行便是在修這個「能識」,強化了、堅定了,也逐漸接受靈識的一切,讓識海包容所有,成就「能渡」,渡己、渡人。


不識神,僅識憑依,如不識,未見神,單見憑附,如未見,吾輩之存在,方寸之間,於汝道心,於汝識海,持修能識,持修便見。」(開示語錄207)


真似假,假亦真,眼見不能為憑,耳聞莫可置信,難辨之時,五覺盡棄,唯靈識所感不受蠱惑。」(開示語錄255)


真正的信仰在此,不在天邊,不在三界,能識可見。


靈識無界,不分遠近,不限古往,暨來之逝,靈識無忘,學而莫失,愛恨未解,亦久千年。」(開示語錄1095)


身受之苦,將止,或一時,或一世,心造之苦,難盡,魂識滅,靈識存。」(開示語錄1201)


靈識記得一切,當然也包括累世的愛恨情仇,有怨、有苦,一切不甘與不捨,也會跟著。


魂斷兮非緣斷兮,攀其線絲絲縷縷,若其因纏纏繞繞,命終肇始又相循,修無輪迴為了結,莫知止緣憑善解。」(開示語錄453)


更不要提,前世之結未解,再添現世之結,無悔無改,一錯再錯。


糾結、猶疑,各蹉跎,還諸迴道,幾番休。」(開示語錄78)


可憐「即有千萬始,終落現世修。


蟲生一日壽,朝聞夕死亦能悟。暴犬十年忿,街吠巷竄莫安適。願無白頭吟,家和食足焉吁歎。數轉輪迴道,只為理得此分明。」(開示語錄108)


否則「轉生不轉念,何用哉!


唯有「眾生之苦,累世今生,苦於身者,如涉針海,百骸痛乏,臟腑疲萎,苦於心者,如入泥沼,意志無申,所求難得,既修來生,必先捨怨,莫怨己身,莫怨他心,甘受百折,此前不再。」(開示語錄1238)


發表于歲次甲辰年農曆元月廿四日


《道見》總覽
https://comprehend2020.blogspot.com/2023/12/blog-post_30.html


示現我聞
FB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prehend2020/
IG https://reurl.cc/8npXqj


靖舒小記于甲辰年九月廿六日

  接著,來到一處美麗的山林,春意盎然,花草隨風輕輕搖擺,讓人心曠神怡,沒想到眨眼之間已然蕭瑟,滿目瘡痍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,這是被洪水土石覆滅的地方,最初看到的那一切只是幻境。